动力电池产业侦查:产能是否过剩?回收难题咋破解?

  2014年5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汽集团考察时强调,“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,要加大研发力度,认真研究市场,用好用活政策,开发适应各种需求的产品,使之成为一个强劲的增长点”。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增强产业对绿色消费的有效拉动和汽车强国的创新支撑,新能源汽车具有风向标意义。

  

  扩大内需,产品必须适应市场需求;汽车强国,离不开产业配套。作为核心零部件之一,动力电池堪称新能源汽车的“心脏”,其重要性远胜于发动机之于传统燃油车。动力电池占据整车成本近40%,两倍于传统燃油车动力系统,成为汽车价值链重构制高点。可以说,在“双碳”目标驱动的产业变革中,动力电池已成为强化新能源汽车竞争水平,打造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关键。

  

  当前,在汽车电动化发展过程中,动力电池技术创新起到了主体推动作用。动力电池强,则新能源汽车强;动力电池弱,则新能源汽车弱。关注动力电池产业的现在,就是关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未来。中国动力电池产业,经过10多年奋力追赶,不仅突破了欧美技术专利封锁,而且打破了日韩市场垄断,在全球新一轮动力电池竞赛中成为领跑者。

  

  后来者何以居上

  

 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的逆袭,举世关注。

  

  一段3分57秒的视频,一篇推文。今年6月23日,宁德时代用这种极简方式发布第三代CTP(Cell To Pack)电池包技术,同时宣布“麒麟电池”将于明年量产上市。

  

  如此低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发布,反响超乎预期。在麒麟电池发布不久,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在微博上给出“明年见”的评论。此后,阿维塔和哪吒等车企也纷纷与宁德时代展开互动。8月27日,宁德时代宣布第一批搭载麒麟电池的系列汽车品牌,即吉利旗下高端电动车“极氪”和华为与赛力斯合作的“问界”。

  

  宁德时代首发的麒麟电池不仅引发全球车企关注,也吸引了各路技术大咖竞相解读。有评论认为,麒麟电池的出现,对现有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,对中西方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都有着重要影响和意义。

  

  宁德时代进入动力电池行业时间并不长,最早的锂电池专利还是其创始人曾毓群从美国贝尔实验室买回来的。11年前,曾毓群回乡创办宁德时代;2012年,接下华晨宝马订单;2015年,装机量首超韩国三星和LG;2017年,跑赢日本松下,成为全球动力电池霸主,蝉联至今。今年前9个月,宁德时代电池累计装机量达到119.8吉瓦时,全球市场份额占比为35.1%。这意味着,“全球每3辆电动车,就有1辆搭载宁德时代电池”。

  

  宁德时代的崛起是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。从动力电池发展历史来看,上世纪70年代美国发明锂电池,90年代日本将锂电池商业化,21世纪前10年韩国扩大了锂电池商业化规模。2010年全球锂电池市场份额中,日本占据一半,韩国拥有30%,而中国作为“后来者”尚未入局。不过,我们不久就实现了完美逆袭。

  

  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,在以国别为单位计算的动力电池出货量数据中,中国占据全球近六成份额,韩国滑落至二成,而日本仅有一成多,欧美则可忽略不计。以企业为单位计算的装机量中,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前20的厂商中,有15家来自中国;在增速超过100%的12家动力电池厂商中,有11家来自中国。在前10名榜单中,中国动力电池厂商占据六席。其中,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达到34%,领先第二名韩国LG新能源20个百分点,位居全球第一;比亚迪市场份额12%,超越日本松下,跃居全球第三。中创新航、国轩高科、欣旺达和蜂巢能源分别位列第七名至第十名;日韩动力电池厂商仅在前10名中占据4席,合计市场份额为35.4%。

  

  “过去我国主要是电池集成,现在形成了从材料研发、电池生产、回收利用到设备支撑的全球产业链最全、规模最大的动力电池产业体系,正极、负极、电解液和隔膜四大原材料基本摆脱进口依赖,锂电设备国产化率也已达90%以上,其中关键工序的装备国产化率达80%以上。”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,我国电动汽车性价比快速提升,续驶里程从过去的100多公里发展到600公里至800公里,甚至更远,部分车型成本相对燃油车开始具备竞争力,过去担心的安全、充电等问题也不断改善。动力电池产业发展,对推动市场接受电动汽车起到了关键性作用。

  

  梳理我国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发展历程,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、工信部原部长苗圩认为,有五条经验值得总结:一是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,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,集中力量办大事。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凝聚共识、统一行动指明了方向。实践表明,只要大家协调一致、分工合作、共同推进,这种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是任何国家都不可比拟的。二是抢抓“换道超车”的纯电驱动发展机遇。我们精心研判,超前部署,新能源汽车的“先发”,为动力电池产业的逆袭创造了机遇。三是保持战略定力。即使面对各种质疑,在产业发展上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,不反复“拉抽屉”。四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,企业成为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创新主体,也是新技术产业化的主体。五是政府从顶层设计、技术创新、标准体系、财税政策等各方面加以引导,为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。

  

 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起步阶段,我国前瞻性地将其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,中央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以引导和扶持。截至2021年底,我国制定出台了300多项政策措施,涵盖12大方面,发布了106项国家和行业标准,已构建起全方位、系统化和多维度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和标准体系。同时,在技术路线上,坚持以纯电动汽车、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、燃料电池汽车为“三纵”,布局整体技术创新链;以动力电池、电机、电控为“三横”,构建关键零部件技术供给体系。这些政策措施的制定和技术路线的确立,不仅有效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应用,而且带动了动力电池产业和储能技术的大发展。

  

  在大规模市场应用中,动力电池能量密度、安全性能、使用寿命等核心技术指标得到提升,成本快速下降。2011年,主流动力电池比能量仅在100瓦时/千克左右、系统成本为4元/瓦时,电池占到了整车成本的一半以上。到2021年,电池比能量达到270瓦时/千克,系统成本降到1元/瓦时以内,电池占整车成本降低到1/3左右。这些技术指标的重大改变表明,部分新能源汽车成本在不依赖财政补贴的情况下,已降至可以与燃油车进行市场竞争的水平。

  

  “锂电池最初成本相当高,没有补贴根本不可能普及。”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董扬认为,创新性的补贴形式不仅推动了我国新能源汽车过去10年的快速发展,也将全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程提前了5年至10年。

  

  通过创新驱动,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不断塑造着规模、成本和技术上的新优势,也把中国动力电池产业推上了世界之巅。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显示,今年前9个月,中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372.1吉瓦时,同比增长176.2%。其中,装车量为193.8吉瓦时,约占一半。出口量达到90.6吉瓦时,接近1/4。今年全年我国动力电池销量有望突破500吉瓦时,产值超5000亿元。

  

  创新着力点在哪里

  

原标题:【动力电池产业侦查:产能是否过剩?回收难题咋破解?
内容摘要:2014年5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汽集团考察时强调,“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,要加大研发力度,认真研究市场,用好用活政策,开发适应各种需求的产品, ...
文章网址:https://www.doukela.com/jc/167721.html;
免责声明: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
上一篇:赛迪发布权威报告 用友政务多项业务行业市场领先
下一篇:保险机构落实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:严防个人敏感数据过度使用 科技赋能数据信息“脱敏化”